教师论坛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树人外国语 > 教育教研 > 教师论坛
胡亮四月教学感悟
责编:教师发展中心 发布时间:2017-05-04  阅读次数:
一、课程角度:
    带领学生享受阅读乐趣,提升阅读数量,收获阅读方法,达成中考要求;
    精心选材,可读性很强的记叙文,包括短篇小说、写人记事散文、写景抒情散文、哲理类散文、名家名篇、时文选萃等,逐步提升学生阅读兴趣,享受语言文字和思想洗涤的双重美感;
学生阅读量能否达到要求,关键在于课外名著阅读如何落实。目前,每堂课平均四篇阅读,美篇千字上下,每周一万字,下学期按16周算,共16万字的阅读量,《骆驼祥子》21万字,接下来读《城南旧事》10万字,共47万字(初中阅读总量不少于260万字,包括每学年阅读两三部名著,平均到每年是86万字,每学期的43万字);
为了提升阅读量我从原来一篇文本提出好几个问题,改革为一篇文章只关注一个问题,篇篇相连,知识点环环相扣,增加阅读量的同时也保证阅读知识的学习。我认为:提起学生对文本的兴趣为最佳方法,我的方法,看影视,读原文,找内容区别,谈主旨差异,评人物刻画。
阅读是基础,理解是关键,没有阅读的理解是空中楼阁,没有理解的阅读是灵魂缺失,阅读理解包括对内容(概括文意)、结构、语言(语言赏析)、人物和情感主旨理解,这些是阅读能力提升的依托和抓手,因此是中考的考点。
但我们上阅读课收获的阅读方法不仅在于教授阅读理解题的答题技巧,而是总的阅读思维,比如如何从事件、人物和环境三个角度分析小说;如何通过写作背景和人物性格赏析诗歌;如何由表及里,由内容到结构赏析语言等,但最终要达成中考要求,就必须不动声色地落实到规范答题语言上,答阅读题,如果不按套路作操作,调理不清楚,重点不突出,不知道出题人想要什么答案,难以拿到高分,所以阅读很关键,阅读理解也很重要,正视现实,防止过犹不及。
二、课堂角度:
1、思考才是阅读的养料,只有打造静思课堂,在学生真正理解内容的前提下,才有可能生发出更多深层次的理解;
2、同时动静结合,提出质疑点,鼓励学生进行思想的碰撞和争鸣,也能生发智慧,提升阅读理解能力(比如《同志的信任》一文主人公是谁?鲁迅还是方志敏,最终理解这段插叙的作用)。
3、学生多读书,教师少讲述,精心备课,做到以点拨为主,提示关键之处,让学生自己生发智慧;这才是教师的智慧。
4、可以大胆开创新颖的多形式的课堂,比如朗诵形式,辩论形式,讨论形式等。
三、目前的阅读课与群文阅读的区别:
    群文阅读是在有一定阅读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的基础上,针对一个共同的议题,通过群文的方式,求同、比异、质疑,最终形成自己的观点,收获知识和价值观。
    高中部老师的群文阅读课是在利用群文的方式解读两个议题:主议题:杜甫凭什么被尊为“诗圣”,副议题:怎么看待网络恶搞杜甫的现象。
而赵老师把课堂设置成阅读环节、分组研讨环节、分组演讲环节、点评环节等。她给学生解释道:“‘群文阅读’是以单位时间内多文本比较阅读为主要特征,以‘集体建构’‘寻求共识’为主要形态,以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和阅读品味为主要诉求的新型阅读教学形式。”
不难看出,两位老师都是把群文阅读的重点放到了培养学生阅读发散性思维能力,更多讨论的是一种源于群文,又在群文之外的内容,这确实可以培养学生的阅读思考能力和鉴别能力,但与应试联系不紧密
之所以能做到10分钟一万字,是因为该种群文阅读方式重点不在材料,材料只是形成个性思维的工具,而是在基于对群文理解之上的思想高度上。而目前的阅读课,要想紧密连接中考,就必须深入文本,以文本为重点,文本不是研究思想锻炼思维能力的材料和工具而是研究的对象。而我觉得这才是符合初中阶段要求的同时这种形式的阅读课可能是见效较快的方式。通过简单了解,我觉得其实重庆四川的初中群文阅读课程也是基于文本探究的。
当然,思想最终还要靠实践去实现,靠成效去检验,我现在所说所做的在以后看来,可能就是非常浅薄的,但我觉得干任何事情,只有先一步一步地塑造雏形,再通过不断改进,才能更加完善,任何事物的发展是无止境的,阅读课在完善的路上同样只有更好,没有最好。
Copyright©郑州市树人外国语中学 校址:郑州市二七区郑密路24号 联系电话:0371-55372091 E-mail:zzsrwgy@163.com